1.牙關緊閉和角弓反張是何種細菌感染所出現的癥狀
A、破傷風梭菌
B、霍亂弧菌
C、鼠疫耶爾森菌
D、炭疽桿菌
E、肉毒梭菌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破傷風梭菌產生的毒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特殊的親和力,主要癥狀為骨骼肌痙攣,表現為牙關緊閉和角弓反張。
2.男,60歲,主訴:食入肉類制品后,腹痛、腹脹、水樣腹瀉,無惡心嘔吐。糞便標本厭氧培養,見血瓊脂平板上出現雙層溶血環,卵磷脂酶和Nagler試驗陽性,該患者感染的病原體首先考慮的是
A、傷寒桿菌
B、產氣莢膜梭菌
C、霍亂弧菌
D、病毒
E、痢疾桿菌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產氣莢膜梭菌厭氧但不十分嚴格。20~50℃均能旺盛生長,最適溫度為45℃。在血平板上,多數菌株有雙層溶血環。
焚題庫推出各科目考試題庫,包含模擬、強化試卷以及考前搶分試卷,考生加入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每日一練免費打卡!
3.關于肉毒梭菌特點不正確的是
A、肉毒毒素阻止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導致肌肉麻痹
B、食入含肉毒毒素的食物引起中毒
C、革蘭染色陽性,形成芽孢,有莢膜
D、肉毒中毒死亡率高
E、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強的細菌毒素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肉毒梭菌為革蘭陽性粗短桿菌,有周身鞭毛,無莢膜,在20~25℃時形成橢圓形芽孢,呈網球拍狀。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強者,其毒性比氰化鉀強1萬倍。
4.破傷風桿菌形態與染色敘述正確的是
A、湯匙狀、周鞭毛(+)、莢膜(-)
B、細長、周鞭毛(-)、莢膜(-)
C、細長、周鞭毛(+)、莢膜(+)
D、細長、周鞭毛(-)、莢膜(+)
E、細長、周鞭毛(+)、莢膜(-)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破傷風桿菌形態細長,有周鞭毛,無莢膜。芽胞在菌體頂端,呈圓形,使整個細菌體呈鼓槌狀。早期培養物為革蘭陽性,培養48h后,尤其是芽胞形成后,易轉變為革蘭陰性。
5.引起假膜性腸炎的病原體是
A、消化鏈球菌
B、艱難梭菌
C、大腸埃希菌
D、白色念珠菌
E、雙歧桿菌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艱難梭菌可致假膜性腸炎,病人表現為發熱、糞便呈水樣,其中可出現大量白細胞,重癥病人的水樣便中可出現地圖樣或斑片狀假膜。
6.破傷風梭菌的致病因素是
A、干擾素
B、外毒素
C、溶血素
D、分泌多種酶
E、內毒素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破傷風梭菌對人類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它產生的外毒素,其毒素入血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
7.產氣莢膜梭菌可產生多種外毒素,其中最重要的是
A、β毒素
B、B毒素
C、k毒素
D、ε毒素
E、α毒素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產氣莢膜梭菌可產生12種外毒素,其中最重要的是α毒素。
8.破傷風桿菌血平板37℃培養48h
A、凸起、灰白、不透明、邊緣不整齊
B、扁平、金黃色、半透明、邊緣不整齊
C、扁平、灰白、半透明、邊緣不整齊
D、扁平、灰白、半透明、邊緣整齊
E、凸起、灰白、半透明、邊緣不整齊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破傷風桿菌為專性厭氧菌,在普通培養基上不易生長?稍谘桨迳仙L,37℃48h形成扁平、灰白色、半透明、邊緣不齊的菌落。
9.引起肉毒中毒的細菌是
A、大腸埃希菌
B、艱難梭菌
C、肉毒梭菌
D、病毒
E、產氣莢膜梭菌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肉毒梭菌主要可引起食物中毒,屬單純性毒性中毒,并非細菌感染。臨床表現與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腸癥狀很少見,主要表現為某些部位的肌肉麻痹,重者可死于呼吸困難與衰竭。本菌還可以引起嬰兒肉毒病,一歲以下嬰兒腸道內缺乏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可因食用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在盲腸部位定居,繁殖后產生毒素,引起中毒。
10.下列哪種細菌在培養時能產生“洶涌發酵”現象
A、產氣莢膜梭菌
B、破傷風梭菌
C、產黑色素類桿菌
D、脆弱類桿菌
E、肉毒梭菌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產氣莢膜梭菌在牛乳培養基中能分解乳糖產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時產生大量氣體,出現“洶涌發酵”現象。
11.艱難梭菌感染后,應選用下列哪種藥物治療
A、氯霉素
B、青霉素
C、甲硝唑
D、四環素
E、紅霉素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艱難梭菌感染可以用萬古霉素加甲硝唑進行抗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