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壓片鏡檢可見到呈菊花狀菌絲的是
A、放線菌
B、奴卡菌
C、真菌
D、鏈絲菌
E、鏈霉菌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將放線菌菌落壓制成片,鏡檢可見顆粒呈菊花狀,中央為革蘭陽性的絲狀體,周圍為粗大的革蘭陰性棒狀體,呈放射狀排列。
2.放線菌的感染特點是
A、常為局部感染,不擴散
B、膿汁黏稠
C、為非化膿性感染
D、外源性感染
E、病灶常有瘺管形成,排出硫磺樣顆粒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若無續發感染則大多呈慢性無痛性過程,常出現多發瘺管,排出的膿性物質中含有硫磺顆粒,此即為放線菌病。
焚題庫推出各科目考試題庫,包含模擬、強化試卷以及考前搶分試卷,考生加入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每日一練免費打卡!
3.衣氏放線菌在患者病灶、膿汁標本中具有的特征是
A、肉眼可見黑色顆粒
B、肉眼可見褐色顆粒
C、肉眼可見白色顆粒
D、肉眼可見黃色顆粒
E、肉眼可見藍色顆粒
參考答案: D
題目解析:在患者病灶和膿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見的黃色小顆粒,稱為“硫磺顆!,是放線菌在病灶組織中形成的菌落。
4.放線菌生長時,對氣體的要求是
A、專性厭氧
B、專性需氧
C、需加30%CO2
D、微需氧或厭氧
E、兼性厭氧
參考答案: D
題目解析:放線菌培養比較困難,厭氧或微需氧。在有氧環境中一般不生長,初次分離加5%CO2可促進生長。
5.關于放線菌錯誤的是
A、有細長菌絲
B、革蘭染色陰性
C、大多數不致病
D、屬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E、屬厭氧菌或微需氧菌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放線菌是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多數不致病。本菌培養比較困難,厭氧或微需氧,革蘭染色陽性。
6.對于衣氏放線菌形態與染色正確的敘述是
A、革蘭染色陽性
B、革蘭染色陰性
C、鞭毛陽性
D、莢膜陽性
E、芽胞陽性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放線菌屬的細菌是革蘭陽性無芽胞厭氧桿菌,多為動物體表面,特別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員,少數可引起內源性感染。其中,衣氏放線菌是人類放線菌病最常見的菌種。
7.放線菌引起外傷性創傷感染,標本檢查應首選
A、核酸檢測
B、抗原檢測
C、直接顯微鏡檢查
D、分離培養
E、生化試驗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將感染標本置玻片上,以蓋玻片輕壓后鏡檢。在低倍鏡下如見有典型的放射狀排列的棒狀或長絲狀菌體,邊緣有透明發亮的棒狀菌鞘,即可確定診斷。
8.放線菌引起的化膿性感染,其膿液特征是
A、稀薄,呈血水樣
B、黏稠,呈金黃色
C、稀薄,呈藍綠色
D、稀薄,呈暗黑色
E、可見到硫黃樣顆粒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在患者病灶和膿汁 中可找到肉眼可見的黃色小顆粒,稱為“硫磺顆!,是放線菌在病灶組織中形成的菌落。
9.對放線菌的錯誤敘述是
A、為條件致病菌,引起內源性感染
B、革蘭陽性、非抗酸陽性菌
C、臨床特點為形成慢性肉芽腫并伴瘺管形成
D、診斷可取分泌物查找硫黃樣顆粒壓片鏡檢
E、病后可產生特異性抗體,獲得免疫力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放線菌病后不可產生特異性抗體。
10.衣氏放線菌引起的感染類型屬于
A、隱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
D、內源性感染
E、接觸感染
參考答案: D
題目解析:放線菌多引起內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