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痰液等標本直接涂片鏡檢結果是1~9個/每個視野,報告方法正確是
A、++
B、+++
C、++++
D、其他
E、+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全視野發現3~9個為+,全視野發現10~99個為++,每個視野發現1~9個為+++,每個視野發現10個以上為++++。
2.檢查痰液中結核分枝桿菌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Gran染色
B、H-E染色
C、Wright染色
D、巴氏染色
E、抗酸染色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檢查痰液中結核分枝桿菌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抗酸染色。
焚題庫推出各科目考試題庫,包含模擬、強化試卷以及考前搶分試卷,考生加入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每日一練免費打卡!
3.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結核桿菌菌落為
A、干燥顆粒狀、透明、乳白
B、濕潤顆粒狀、不透明、乳白
C、干燥顆粒狀、不透明、乳白
D、濕潤顆粒狀、透明、乳白
E、干燥顆粒狀、不透明、綠色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結核桿菌在固體培養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長出菌落。菌落呈干燥顆粒狀,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黃色,表面呈皺紋狀,形似菜花。
4.結核分枝桿菌所致結核病歷經數年,從病程上來說屬于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
C、亞急性感染
D、全身感染
E、隱性感染
參考答案: B
題目解析: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5.A、利福平
B、占其干重的60%
C、慶大霉素
D、兩性霉素B
E、結核菌素試驗
第1題Ⅳ型變態反應原理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結核菌素試驗是利用Ⅳ型變態反應的原理,檢測機體是否感染過結核桿菌。
第2題結核病的一線抗結核藥物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鏈霉素為第一線藥物。
6.分枝桿菌抗酸染色陽性結果為
A、菌體呈黃色
B、菌體呈綠色
C、菌體呈紅色
D、菌體呈紫色
E、菌體呈藍色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分枝桿菌抗酸染色時因菌體含有大量脂類而不易著色,無論是否經碘液處理,著色后均不易被鹽酸酒精脫色,所以使菌體呈紅色。
7.若取患者痰標本進行分枝桿菌檢査,下列錯誤的是
A、痰濃縮集菌涂片進行抗酸染色
B、PCR查痰中結核分枝桿菌
C、接種羅氏培養基進行分離培養
D、痰培養接種豚鼠進行動物實驗
E、做結核菌素試驗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結核菌素試驗應用結核菌素進行皮膚試驗,來檢測受試者對結核分枝桿菌是否有細胞免疫功能及遲發性超敏反應的一種試驗。
8.結核分枝桿菌常用的培養基是
A、羅氏培養基
B、庖肉培養基
C、巧克力培養基
D、亞碲酸鉀培養基
E、沙保培養基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結核分枝桿菌固體培養法常用羅氏培養。
9.結核分枝桿菌所致疾病最常見的是
A、肺結核
B、腸結核
C、結核性胸膜炎
D、結核性腦膜炎
E、淋巴結核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結核分枝桿菌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損傷的皮膚侵入易感機體,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通過呼吸道引起的肺結核最多見。
10.在液體培養基中形成菌膜生長的細菌是
A、布魯菌
B、肉毒芽孢梭菌
C、結核分枝桿菌
D、產氣莢膜桿菌
E、變形桿菌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結核分枝桿菌專性需氧,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較快,多為表面生長,形成菌膜,且干燥易碎而沉于管底。
11.典型結核分枝桿菌的菌落型態
A、菜花樣菌落
B、針尖樣菌落
C、黏液樣大菌落
D、臍窩樣菌落
E、油煎蛋樣菌落
參考答案: A
題目解析:典型結核分枝桿菌的菌落呈干燥顆粒狀,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黃色,表面呈皺紋狀,形似菜花。
12.結核分枝桿菌在適宜條件下分裂一次所需時間為
A、20~30分
B、2~3小時
C、18~20小時
D、2~3天
E、20~30秒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最快的分裂速度為18h一代。在固體培養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長出菌落。菌落呈干燥顆粒狀,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黃色,表面呈皺紋狀,形似菜花。
13.一般需經2~6周培養才能見到有細菌生長的細菌是
A、淋病奈瑟菌
B、空腸彎曲菌
C、炭疽桿菌
D、軍團菌
E、結核分枝桿菌
參考答案: E
題目解析: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最快的分裂速度為18h一代。在固體培養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長出菌落。
14.卡介苗是
A、加熱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
B、發生了抗原變異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
C、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
D、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
E、經甲醛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卡介苗是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
15.一般不易著色,一旦著色后能抵抗酸性酒精脫色的細菌是
A、革蘭陽性球菌
B、芽胞菌
C、分枝桿菌
D、抗酸陰性菌
E、革蘭陰性桿菌
參考答案: C
題目解析:分枝桿菌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壁含有大量脂類,可占其干重的60%。耐受酸和抗酒精,一般不易著色,若經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3%鹽酸酒精的脫色作用,故又稱抗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