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u54ng"></kbd>

    <label id="u54ng"></label>
  2. <code id="u54ng"></code>
    <mark id="u54ng"><delect id="u54ng"></delect></mark>
  3. <kbd id="u54ng"></kbd>
    <bdo id="u54ng"></bdo>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衛生資格考試 >> 衛生高級職稱 >> 青海 >> 青?荚噲竺 >> 青海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試行)

    青海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試行)

    來源: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08-04   【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關于印發《青海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試行)》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根據《青海省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青人社廳函〔2021〕674號)精神,我們研究制定了《青海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2年4月8日

    青海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深化我省衛生專業技術領域職稱制度改革,客觀公正地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品德、能力和業績貢獻,促進我省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青辦發〔2018〕24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1號)和《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青海省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青人社廳函〔2021〕67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職稱評價標準(以下簡稱《評價標準》)。

    第二條 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其中初級分設士級和師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分為醫、藥、護、技、管五個類別。衛生管理專業適用范圍和申報評審條件另行規定。

    第三條 衛生專業技術初、中級職稱實行“以考代評”方式;高級職稱原則上實行“考評結合”方式。民族醫藥特殊專業國家和我省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第四條 按照《評價標準》規定,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或經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取得衛生專業技術相應級別職稱者,用人單位可根據崗位設置情況和實際工作需要進行聘任。

    第五條 《評價標準》適用于在我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離退休人員、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均不在申報評審范圍。

    第六條 《評價標準》所指的初、中級職稱報考專業按國家考試專業目錄執行;高級職稱申報評審專業為衛生技術領域內醫、藥、護、技、管類所屬各專業,大類與國家規定的執業注冊專業保持一致,可以根據醫師隊伍規范化建設和?漆t師制度建設的需要細化調整完善。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七條 申報衛生專業技術職稱,應同時具備下列第一至第四項基本條件,其中申報高級職稱的,還應同時具備第五至第七項條件:

    (一)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貫徹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自覺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協作精神、敬業精神和醫德醫風。

    (二)身心健康,心理素質良好,能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三)申報醫療類、護理類職稱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取得相應職業資格,并按規定進行注冊,取得相應的執業證書。

    (四)繼續醫學教育學分達到國家和我省規定要求。

    (五)申報高級職稱人員須參加省衛生健康委統一組織的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合格且在有效期內。

    (六)取得現職稱資格以來,申報人員須到省內外上級醫療機構或省外同級醫療機構脫產進修學習。申報副高級職稱人員須累計完成6個月進修,申報正高級職稱人員須累計完成3個月進修。各級公共衛生、婦幼保健機構比照上述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求到相應機構完成進修。

    經縣級以上衛生健康部門認可的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跟師學習時間可視同進修。

    (七)省屬、市(州)級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晉升副高級技術職稱前,須到縣級以下或者對口支援的醫療衛生機構累計服務1年以上。

    第八條 申報衛生專業技術各層級職稱的人員,除必須達到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分別具備以下條件:

    (一)初級、中級職稱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初、中級職稱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具體報名條件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1號)具體規定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兩個同等對待”要求執行。

    (二)副高級職稱

    1.學歷資歷條件: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蚓邆浯髮W歷,受聘中級職務滿7年。

    國家和省內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跟師三年,經考核評估,取得出師證者,受聘年限可相應縮短一年。

    2.工作量要求:

    副主任醫師:擔任主治(主管)醫師期間,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工作數量(附件1)。

    副主任護師:擔任主管護師期間,平均每年參加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工作時間總計不少于40周,病歷首頁責任護士和質控護士記錄累計不少于480條(急診、重癥、手術室、血透、導管室等科室從相應記錄單提取護士記錄)。

    副主任藥師:擔任主管藥師職務期間,平均每年參加藥學專業工作時間不少于40周。

    副主任技師:擔任主管技師期間,平均每年參加本專業工作時間不少于40周。

    (三)正高級職稱

    1.學歷資歷條件: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受聘副高級職務滿5年;蚓邆浯髮W歷,受聘副高級職務滿10年。

    國家和省內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跟師三年,經考核評估,取得出師證者,受聘年限可相應縮短一年。

    2.工作量要求:

    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期間,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工作數量(附件1)。

    主任護師:擔任副主任護師期間,平均每年參加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工作時間總計不少于35周,病歷首頁責任護士和質控護士記錄累計不少于240條(急診、重癥、手術室、血透、導管室等科室從相應記錄單提取護士記錄)。

    主任藥師:擔任副主任藥師職務期間,平均每年參加藥學專業工作時間不少于35周。

    主任技師:擔任副主任技師期間,平均每年參加本專業工作時間不少于35周。

    第九條 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 破、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在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以及按照國家我省有關政策培養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員等,可不受崗位數額限制按相關規定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第三章 評審條件

    第十條 副高級職稱

    (一)臨床、口腔、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

    1.專業能力要求: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醫療實踐,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在本專業常見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等方面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嫻熟的技術操作能力,能熟練正確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門診醫療組織和管理能力,能承擔二線值班、門診咨詢及院內會診工作;主治病例的確診率、好轉率、搶救成功率等醫療技術達到本地區(單位)先進水平。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醫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用人單位可基于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從技術能力、質量安全、資源利用、患者管理4個維度,利用診治病種范圍和例數、手術級別和例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單病種次均費用等指標,科學準確評價醫生的執業能力和水平(附件2)。

    其中,中醫專業還應基于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圍繞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藥飲片處方比、中醫治療疑難危重病患者數量、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率等中醫藥特色指標,科學準確評價中醫醫師的中醫藥診療能力和水平(附件2)。

    3.業績成果要求:提供5-10份申報人主治或主持的、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其中原始病案、手術視頻不少于5份)。

    (二)公共衛生類別副主任醫師

    1.專業能力要求: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推廣應用,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具有較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醫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基于參與的業務工作內容,重點考核申報人在公共衛生現場處置能力,計劃方案制定能力、技術規范和標準指南制定能力、業務管理技術報告撰寫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證決策能力、專業技術成果轉化產出、科研教學能力、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申報人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檢驗、疫情應急處置、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分析預警)、參與制定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案和風險評估報告、業務工作計劃、技術指導方案等方面能體現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3-5份(不得全為論文)。

    (三)副主任護師

    1.專業能力要求: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推廣應用,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護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能夠正確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臨床護理工作;熟練掌握本?撇∪说淖o理要點、治療原則,能熟練地配合醫生搶救本專業危重病人。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3-5份。

    (四)副主任藥師

    1.專業能力要求: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推廣應用,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藥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能參與制定藥物治療方案,對臨床用藥結果做出準確分析,能及時發現并處理處方和醫囑中出現的各種不合理用藥現象,及時提出臨床用藥調整意見。其中,中藥專業還應具備中藥驗收、保管、調劑、臨方炮制、煎煮等中藥藥學服務能力,能夠提供中藥藥物咨詢服務,具有中藥處方點評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藥建議。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3-5份。

    (五)副主任技師

    1.專業能力要求: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推廣應用,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技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臨床領域:具有承擔本專業各項業務工作的能力,對下級技師起到較強的指導作用;并能掌握本專業日常工作程序與要求;能積極參與臨床科室會診和病案討論,對檢查結果作出準確分析,為臨床提供必要的實驗診斷方案。

    公共衛生領域:須熟練操作流行病調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疾控項目工具包設計及應用,熟悉公共衛生檢驗監測的技術原理,操作技術熟練。參加本專業疑難問題解決,能為臨床或疾病預防控制一線提供咨詢服務,提供參與處置本專業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查或疾控項目的分析報告等。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材料3-5份。

    第十一條 正高級職稱

    (一)臨床、口腔、中醫類別主任醫師

    1.專業能力要求:系統掌握(精通)本專業某一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并有所專長。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醫療實踐。具有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能熟練正確地救治各類危急重癥;具有較強的病房及門診醫療組織和管理能力,積極參與院內(外)疑難重癥會診工作;主治病例的確診率、好轉率、搶救成功率等醫療技術達到本地區先進水平。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醫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用人單位可基于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從技術能力、質量安全、資源利用、患者管理4個維度,利用診治病種范圍和例數、手術級別和例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單病種次均費用等指標,科學準確評價醫生的執業能力和水平(附件2)。

    其中,中醫專業還應基于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圍繞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藥飲片處方比、中醫治療疑難危重病患者數量、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率等中醫藥特色指標,科學準確評價中醫醫師的中醫藥診療能力和水平(附件2)。

    3.業績成果要求:提供5-10份申報人主治或主持的、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其中原始病案、手術視頻不少于5份)。

    (二)公共衛生類別主任醫師

    1.專業能力要求:系統掌握本專業某一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并有所專長。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實踐。具有較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醫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基于參與的業務工作內容,重點考核申報人在公共衛生現場處置能力,計劃方案制定能力、技術規范和標準指南制定能力、業務管理技術報告撰寫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證決策能力、專業技術成果轉化產出、科研教學能力、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申報人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檢驗、疫情應急處置、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分析預警)、參與制定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案和風險評估報告、業務工作計劃、技術指導方案等方面能體現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5-10份(不得全為論文)。

    (三)主任護師

    1.專業能力要求:精通護理學某一?频幕纠碚撝R與技能,并有所專長。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臨床實踐。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護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具有豐富的本專業業務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3-5份。

    (四)主任藥師

    1.專業能力要求:精通本專業某一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并有所專長。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實踐。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藥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具有豐富的本專業業務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其中,中藥專業還應具備中藥驗收、保管、調劑、臨方炮制、煎煮等中藥藥學服務能力,能夠提供中藥藥物咨詢服務,具有中藥處方點評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藥建議。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3-5份。

    (五)主任技師

    1.專業能力要求:精通本專業某一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并有所專長。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實踐。具有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或重大技術問題。具備培養帶教本專業下級技師的能力,積極承擔并順利完成帶教培養任務。

    2.技術水平要求:臨床領域:具有全面承擔和指導本專業各項業務工作的能力,對下級技師起到較強的指導作用;并能全面掌握本專業日常工作程序與要求,具有發現和解決臨床工作、全過程風險的能力,能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能積極參與臨床科室會診和病案討論,對檢查結果作出準確分析,為臨床提供必要的實驗診斷方案。

    公共衛生領域:能夠指導或制定相關公共衛生項目或疫情的檢測監測方案,在疾病預防控制一線每年參與本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戰演練,有參與本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故現場調查和處理的經歷。熟悉流行病調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疾控項目工具包設計及應用,熟悉公共衛生監測、檢測和評價的技術原理,操作技術熟練,能獨立承擔較大且有一定難度的公共衛生監測、檢測和評價工作項目;能指導下級開展公共衛生監測、檢測和評價工作。

    3.業績成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提供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材料3-5份。

    第四章 附則

    第十二條 加強對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的考核評價,將醫務人員在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表現作為醫德醫風考核的重要內容。用人單位須建立健全醫德醫風考核制度,將利用職務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財物或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納入反向評價的內容。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

    申報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或者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資格的,根據《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社部第40號令)和《關于加強人才和用人單位失信行為管理的通知》(青人才字〔2020〕15號)相關規定處理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第十三條 因工作崗位變動和執業注冊變動,需變更專業的,須轉崗滿1年經單位考核合格后,方可申報轉評為現崗位所對應系列專業的同級別職稱。轉評后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轉評前后同級職稱資格任職時間、工作量可累計計算。

    第十四條 《評價標準》中所要求的業績成果代表作材料包括以下內容:

    (一)經業務主管部門或單位認可,由本人親自完成的解決本專業復雜問題形成的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應急處置情況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等。

    (二)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形成的與本專業相關的業績成果。

    (三)經科技主管部門認定或正式期刊發表的,結合本專業實踐開展科研工作形成的研究成果及發表的論文。

    (四)向大眾普及本專業科學知識形成的科普作品。

    (五)參與研究與制定形成的技術規范或衛生標準。

    (六)人才培養工作成效(包括帶教本專業領域的下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所承擔教學課題和所獲成果等)。

    (七)其它可以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

    第十五條 《評價標準》中所規定的工作量是晉升高級職稱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對不同地區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工作量可根據實際進行動態調整。

    第十六條 《評價標準》中所指的中醫藥專業均包含藏、蒙醫藥專業;所要求的學歷、學位專業,是指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的對口專業學歷、學位;凡涉及“以上”的,均含本級。

    第十七條 基層一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按照《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和崗位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青人社廳發〔2017〕14號)和《關于在省內六州開展基層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青人社廳發〔2019〕86號),申報基層有效的“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職稱,也可按照《評價標準》申報評審全省有效的衛生專業技術高級職稱。

    第十八條 《評價標準》由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和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各地、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低于本《評價標準》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其他未盡事宜按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國家和我省另行出臺新的政策規定,按新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原省衛生廳、省人事廳《關于印發〈青海省衛生技術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辦法(試行)〉的通知》(青衛人!2004〕32號)同時廢止。

    附件:1.醫師晉升工作量要求

    2.臨床、中醫、口腔專業高級職稱評價指標

    原文地址:https://wsjkw.qinghai.gov.cn/zwgk/xxgkfg/2022/08/02/1659424811171.html


    糾錯評論責編:zp032348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V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芒果 超97麻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1. <kbd id="u54ng"></kbd>

      <label id="u54ng"></label>
    2. <code id="u54ng"></code>
      <mark id="u54ng"><delect id="u54ng"></delect></mark>
    3. <kbd id="u54ng"></kbd>
      <bdo id="u54ng"></bdo>